多彩夏日,徜徉观山湖大地,镜头之下皆是美景。天蓝水碧,满眼入绿,蹁跹的水鸟,或翱翔于蓝天,或游弋于水面。
(资料图)
这些变化,体现了贵阳市观山湖区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孜孜不倦的追求,凝聚着观山湖区保护生态环境、奋力建设生态绿色之城的信心和决心,展现了观山湖区环保铁军的使命担当。
近年来,观山湖区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污染防治攻坚战为抓手,铁腕整治环境突出问题,持续擦亮生态底色,实现生态环境高颜值和经济发展高质量协同并进。
铁腕治污 让蓝天常在
发现露天焚烧后,观山湖区大气办高空瞭望监控工作人员可通过系统发现火情,随即将火情抓拍照片视频、火情坐标等信息第一时间推送给当地大气联络员。收到信息的联络员立即赶往指定地点,迅速处理火情并查看起火原因。20分钟内,露天焚烧通过“天眼”监测溯源,实现从发现到处置的闭环管理。
这是观山湖区为丰富全区大气污染防治监管手段的创新和探索。大气治理入之越深,其进越难,空气质量如何进一步提升?
在与空气质量率的“搏斗”中,观山湖区下定决心、持续攻坚,利用高空瞭望监控设备搭载高清摄像机,在辖区的外国语实验中学、北大资源梦想城及观山湖一号制高点进行了安装,并通过系统平台对三个站点周边区域进行24小时监控。
通过高空瞭望监控设备,可实现对站点监控范围区域内24小时实时监控、计算标定火点位置、地图坐标信息显示等,准确对火源第一时间进行报警,快速发现着火点控制火源,降低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实现从人工巡查向智慧化、精准化监管的转变。
大气污染问题表象在天上,根子原因在地上。如何从根源着手深度治理,科学控尘、抑尘、降尘?
观山湖区为打好蓝天保卫战,开展污染源解析,通过科学研判、有效措施、严格执法等方式综合施策,不断提升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成效,2022年共组织巡查122次,调度问题378起。
具体工作中,观山湖区以区大气办监督检查、各镇(街道)安排专人配合的方式,每月不定期开展全区交叉检查,确保检查全覆盖;并通过优化考核方式,提升各镇及街道大气污染防控意识,充分发挥其大气污染防控“天眼”作用,形成联防联控强大合力。
现在,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观山湖,赴一场“怀景怀味”之旅,也让守着绿水青山的老百姓吃上了生态饭、过上了好日子。
重拳整治 护碧水长流
流经长冲及郝官二村的长滩河,过去曾是养活两村人的一条河。后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河流生态欠账增多,受到污染,水质变差。随着观山湖区加强河湖保护与生态修复力度,全面推进水环境保护治理工作。长滩河作为麦架河下游段,水环境质量状况得到持续改善,“近年来,又能重新看见鱼了,感觉记忆中那条河回来了。”村里的老人刘照珍感慨道。
这是观山湖区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一个缩影。打好碧水保卫战,从城市到农村,观山湖区首当其冲、“重拳”出击,全区地表水和饮用水源地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首次实现“双100%”达标。
观山湖区不断健全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城市环境基础设施,不断加强水生态环境治理力度,完成了金钟河环境综合整治PPP项目、麦架河治理项目、环百花湖村寨污水收集治理项目、百花湖支流生态修复治理等水生态修复治理项目。新建雨污收集管网,新建污水处理厂,对城市周边村寨管网空白区生活污水进行收集处理,城镇环境治理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
农村污水、黑臭水体整治事关人居生态环境,是居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观山湖区一方面完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四级投诉及三级巡查机制,畅通村民投诉反映渠道,及时解决群众诉求。另一方面,规范已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维管理,同时探索实施农村黑水灰水同治“3+1+1”治理模式,全方位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提供了可复制、可操作的“观山湖模式”。全区农村污水处理率预计今年底达70%,49个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已实现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覆盖率100%、农村黑臭水体动态清零。
污水由浊到清,由净到美。人们惊喜地发现,昔日水清岸美的画面又回来了。
久久为功 守一方净土
一抔土,关系着老百姓的米袋子、菜篮子、水缸子。然而,土壤污染不像雾霾天、黑臭水那样显而易见,如何防治土壤污染、呵护一方净土?
“与大气污染、水污染相比,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滞后性和累积性等特点,一旦被污染,恢复的周期更长、难度更大。”贵阳市生态环境局观山湖分局相关负责人说,因此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必须久久为功。
强化督促和指导全区10个土地性质变更为“两公一住”地块的土壤污染调查工作。强化预关注地块及污染地块的现场执法检查,确保全区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2022年共出动23车次、46人次对预关注地块和污染地块进行现场检查,未发现违法建设行为;
配合各相关部门持续开展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有关工作,全区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达100%。完成市级下达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13455亩目标,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90%以上;
在自然保护地监管方面,与区自然资源局牵头完成全区15个“绿盾”问题的整改销号工作,全区“绿盾”问题销号率为94%;
…………
亿民赖此土,万物生斯壤。下一步,观山湖区将继续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做好土壤“治理文章”,牢牢守住土壤安全底线,让人民群众“吃得放心”“住得安心”。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高伟
编辑 罗昌
二审 谭仕伦
三审 胡丽华
标签:



























